公司的首批员工就是第一个创始人。也许有1个,2个,3个或者更多,但你们都同时开始在新公司工作,而且你们要冒一样的风险……例如辞掉你们的工作加入一个未被市场认可的新公司。
第二批进来的人就是首个(批)真正的员工。当你聘任这批人时,你已从某个来源获得现金(投资人或者客户,这个无所谓)。这些人不需要冒多大风险因为他们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拿了工资,而且,老实说,他们不是公司的创始人,他们是加入公司打工的。
第三批的人是更后来加入到员工。他们加入公司时,公司已运作得不错。
对于很多公司而言,每隔大约1年将进来一“批”员工。当你的公司规模大到可以卖给谷歌或上市或是其它,你公司员工也许已经有了6批:创始人1批,员工大约5批。每一批员工人数都比上一批更多。也许有2个创始人,第二批当中有5名最早的员工,第三批有25名员工,而第四批有200名员工。越迟加入公司的员工需要冒的风险越低。
股权分配最终落实到协议上,具体要注意哪些细节?
1.公司估值
2、出资的时间、出资的评估。
3、财务上的安排,如分红。
4、权利机构的安排。
5、股权转让的安排。
6、公司转让回购的价格安排。
7、新股东加入的安排。
8、退出条款设计。
9、其它震慑条款。
10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定制的条款。
股权规划的必要性:
股权结构就是公司的“经济基础”,公司未来的利益分配、权力分配都是建立在股本形成的结构基础之上的
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控制权归属,设计公司股权架构就是确定谁或那些人、基于什么理由或原因可以获得公司控制权。
不好的股权结构迟早会搞垮公司,尽管好的股权结构不一定让公司成功或让公司产生更好的企业效益,但不好的股权结构一定会导致公司分崩离析。
实际上,股权设计不止这些,还包含员工股权激励、使用合伙制办法整合外部资源等。